来源:人气:562更新:2024-05-28 12:27:04
随着戛纳电影节的落幕,一个消息抢占了头条 — 美国导演肖恩·贝克摘得金棕榈大奖。他是独立电影界的大咖,凭借低预算和个性鲜明的作品在好莱坞外打造了自己独一无二的天地。贝克这次拍的《阿诺拉》又让人眼前一亮,告诉咱们即便在商业电影占主导的今天,独立电影也能大放异彩。
这不禁让人想起另一个独立电影的怪杰——昆汀。这位大佬可就早早儿名声大噪,他的第二部长片《低俗小说》当年就让他拿下金棕榈大奖,不仅紧紧钩住了观众的心,还啪啪地拍醒了一众电影人,成为全球电影潮流的引领者。这部电影到现在依然是诸多影迷心头的不败经典。今年恰逢《低俗小说》上映30周年,真是任何电影爱好者的狂欢日呀!
倒是今年的戛纳,说实话,好评如潮的作品并不多,远不及30年前那一届的火热。想当年,张艺谋的《活着》、杨德昌的《独立时代》都能跟《低俗小说》针锋相对,轰动一时。更别说李安的《饮食男女》在「导演双周」单元的亮相,抑或那部夺得大奖的《烈日灼人》,都是那个时代的璀璨明星。
说到昆汀的这部标志性作品,《低俗小说》,你得记得它是怎么个「低俗」法。黑帮大哥就不再是《教父》里的深沉冷酷,而是能跳扭扭舞的活泛角儿。昆汀似乎把他的确都一股子任性的狂爱拽进电影里,这哥们热衷于拆解类型、人物到主题,开脱了黑帮片的常规路数,让角色们都有了生活气息直冲大荧幕。这片子,简直就是一场电影世界的盛大派对。
精彩的剧本,绝对是昆汀成功的重要法宝。不乱于心,不惑于情,是的,他知道怎么抓住咱们的心。他把流行文化的营养品,惊险的动作片段,还有深藏不露的电影致敬,编织入一部通俗却不失高端的电影杰作。正是他对故事情节的巧妙拼贴,让《低俗小说》一跃成为一时璀璨的标志。
如今,影视圈似乎越来越重套路,少了些敢拼敢闯的真材实料。昆汀的电影堪称一杯醒酒咖啡,在这样的时代,有这样一位坚守初心的“手艺人”实在是难能可贵。而《低俗小说》所蕴含的独立电影精神和对传统叙事模式的颠覆,至今仍是学习和致敬的对象。
咱重温这样的经典,也就是在喧嚣繁杂的世界里,给自己找份安静的惬意。《低俗小说》的30岁生日,不就是给咱们回味无穷的大片,再来一场视听盛宴的机会吗?看它解构、再构造,昆汀那对电影狂热之情,不知不觉也点燃了咱们内心的那团火。这样的剧本,这样的电影,值得咱们反复琢磨,也值得咱们一次又一次地翻来覆去地欣赏。
Copyright © 2008-2024